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章 快过年(2 / 2)

如果哪家有了钱,许多人家不管自家需不需要钱,都会找理由来借点钱,其实这钱也不是不还,就是想占着,想扒一点到自家的碗里来。

二婶和三婶听了顿时泄了气,确实是这样,所以也没有办法了。

宋老太又拿出两根红头绳来,道:“这两个给囡囡和慕斓,一人一根,扎着好看又喜庆。”

宋慕雯不期然想到了白毛女里面的喜儿,杨白劳不是只能给一根红头绳么?没想到自己也有用红头绳的时候。

其实这次也没有买很多东西,宋老太计划了一大堆,可是去了之后嫌太贵了,只买了一些油盐、红枣、几块布、两个红头绳、还有一点陈旧的棉花,给孩子们做新衣服的,置于鞭炮和香一类的祭祀用的,等过几天再去买,一次花那么多钱,肉痛死了。

其次还要弄一条鱼,弄点酒,弄一块豆腐才行,这些都是在上坟和祭天的时候必须的。

宋慕武这次是跑了一趟,却没能吃到什么,还馋了一路,最后是帮着拿东西了。

几个孩子缠着他讲县里的事情,宋慕武道:“没什么好玩的,就是人多一些而已,我走在路上闻着那个包子的香味,走好远还能够闻到,可惜没吃到。”说完还吧唧了一下嘴巴。

几个孩子想着,要是也能够去闻一下那个香味就好了。

“有没有糖人儿?”

“没看到。”

“卖陀螺的呢?”

“也没有。”

顿时大家都失望不已,没想到今年什么都没有啊。

现在已经是腊月了,下雪都下了几场了,村子里通知要分粮食过年了。

宋家就去了几个男人和宋老太,其他的人都没去。

去了没多久,就扛回来一袋谷子,这谷子扛回来了,还需要自己脱壳。

宋大刚道:“娘,我现在去看看舂米的有没有空,有空的话,先把咱们的米给舂了。”

宋老太道:“去吧,早点去占个位置。”

舂米是一件又要技术又要力气的活儿,技术高的人舂出来的米碎米少,谷壳也少,技术不好的人就相反。而且舂米非常需要臂力。

宋家兄弟去舂米了,宋慕雯看着那一袋子谷子,很无语,忙活了这样一年,就是这样一袋子米啊?

舂完米,还要用农村手动的那个被叫做风车的东西将米分离好,就是上面一个大漏斗,打开漏斗下面的开关,米往下出来的时候,那边就手摇风车,借用风力将糠和碎米分离出去,得到饱满结实的米。第二道就是用筛子筛,这个活儿一般是女人负责,碎米被筛出来,谷糠拿去喂鸡或者喂猪喂牛都可以。

花了一天多的时间终于将一袋子谷子料理好了,看了看量,应该也能够撑到元宵节去。

三个媳妇干完活便开始忙着给自己的孩子做新衣裳,李桂芬和二婶要做两件,三婶只用做一件,因为她只有一个孩子。三婶心里是很不舒坦的,其他的两房有两个孩子,得了两块布,自家只有一个孩子,生生少了一倍啊!可是三婶也不想想,老四还没娶媳妇,娃都没有影子,哪里用了布?这人啊,就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这一年,大家都没有种什么芝麻之类的,茶叶也没人去采,因为没有雨水,茶叶长得跟杂草一样。

要招待上门拜访的客人,也是一个难题。

宋老太很着急,找了一个时间跑出去溜达了一圈,竟然抓了几把花生和豆子回来。

而这个时候,许久不见的余二猛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