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5节(1 / 2)





  梁山伯何等聪慧,听完始末就明白了这是三皇子想趁机架空皇帝、夺取梁国大权了,傅翙只是一个牺牲品。

  症结到底,还在“出家”的皇帝身上,萧衍统治梁国这么多年,只要他能从禁卫的重重包围下回到宫中,一切动荡则迎刃而解,而傅翙的冤屈也能被洗清、不再被定为逆贼。

  傅歧原本是那么混不吝的性子,自认识马文才几人、又在遭遇兄弟的殉国后才稳重起来,但本质上还是那个能一怒而起的血性男儿,这么多年在京中沉浮并没有磨灭他的血性,反倒越发精明通达。

  他们理出了头绪,就开始了营救梁帝的计划。

  这原本并不容易,因为禁军几乎是用了半数人马在“保护”同泰寺,将其重重包围,从大门到内院每一层都有人层层把守,梁帝萧衍除了还活着,吃喝拉撒几乎都处在旁人的监控之下。

  但他们却不知道皇帝第一次出家时为了“考验”萧统,曾留下一条能从山中翻入同泰寺后院的小径。

  这条路是梁帝当年建寺时秘密留下的,路径隐秘陡峭,只有少数几人知道,当初陈庆之和马文才却被临危受命,率领白袍军暗地在同泰寺内外戒备东宫卫队作乱,入寺走的就是这条小径。

  只是萧统既没有选择杀死东宫做大之臣、也没有选择软禁梁帝独揽大权,而是直接出家了,重重防备都没有用上,谁又能预料倒是他的弟弟萧纲做到了他的兄弟无法下手的事情。

  现在知晓这条路的同泰寺主事皆死,皇帝被困寺中无法独自脱身,作为当年当事人之一的梁山伯也是知道这条路的,当即和傅歧就将攻入同泰寺、救回皇帝的重点放在了这条路上。

  为了能成功救出皇帝,梁山伯将皇帝交给他看管陈庆之家人的人手全部调回,傅歧也召集了能够动用的裴家游侠、市井豪强、甲兵护院,凑齐了八百人。

  既然是要救皇帝,自然不会瞒着他们,经过几日的训练和动员,这八百人都存了死志,誓要救回皇帝、匡扶正室。

  没有人会想到有人能从背后杀入同泰寺、救援皇帝,禁卫设下的层层关卡大多集中在正面、外围,所以当这八百人杀入同泰寺时,寺内的禁军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如果是战场上大规模作战,这些豪侠义士组成的人马自然不是禁卫的对手,可是这是在相对狭小的寺庙里贴身肉搏,个人的武勇就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何况三教九流之徒有的是各种手段,傅歧对他们没有什么要求,就是尽量拖延时间好给皇帝脱身的机会,什么吹毒烟撒泥灰的本事都拿出来了,一时倒真拖住了急急赶来的禁卫。

  傅歧和梁山伯带着人马杀入萧衍的静室时,萧衍正在写着什么。

  萧衍住的是太子萧统曾住的那间屋子,里面的陈设物件都没更改过,梁山伯一入室中就有了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而萧衍从案几前抬起头来看见是梁山伯和傅歧,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以为我那三郎终于坐不住要对我下手了,没想到是你们!”

  萧衍连声大笑,急忙问道:“外面情况如何?傅翙与刘第可曾前来护驾?”

  他被关在同泰寺中内外不通,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只能凭借着一些蛛丝马迹推断是三皇子在东宫的怂恿下将他控制住了。

  傅歧一听到他问起父亲就红了眼眶,刚刚还悍勇无比杀入寺中的大好汉子,此时却呜咽出声。

  “臣等救驾来迟。”

  对于这位世伯的死,梁山伯却更是伤感,上前对着萧衍叩首,哽咽着说:

  “建康令傅翙,已被三皇子以‘勾结匪寇’之名问斩了。刘第投靠了东宫,把守四门内外,禁卫军也倒戈了……”

  萧衍一怔,没想到外面变化如此之大,下意识地问:“刘第和王林都倒向三郎了?那你们……”

  “我等召集了一些豪侠义士,还有傅歧家中的家兵护院,凑成八百人,从小径秘密入寺。”

  梁山伯听得外面叫声越来越急,也焦急起来。

  “陛下,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快快随我出寺!”

  “八百人,不够。”

  萧衍一听只有八百人就摇了摇头,走到一座佛龛之前,和太子萧统一样,从中取出了一枚印玺、几枚虎符和几封帛卷。

  “你们都是难得的忠臣良将,能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朕很欣慰。但只凭八百人,是没办法送朕回宫的,也不可能挽救局势。”

  他看着一脸血污的傅歧和梁山伯,知道他们能够入寺必然是经过了惊心动魄的冲杀,此刻也是感动不已。

  萧衍递出几封早就准备好的帛卷,还有两枚虎符,递给梁山伯,又坐回案几前,将刚刚写了一半的东西写完。

  “你们拿着这个出去,去调兵勤王,让在外的宗室、还有朕的其他几位皇子回京平乱。”

  他头也不抬,手中匆匆书就。

  梁山伯错愕地接过那几张绢帛,慌乱道:“陛下不跟我们一起离开?”

  “刘第既然已经倒向三郎,丹阳尹和建康令皆死,京中门户便皆入他们手中,朕就算离了寺,也没办法离开京中,反倒会引起更大的动乱。”

  萧衍也是历经风霜之人,并不将儿子晚来的“叛逆”看在眼里。

  “他们还没有掌握大局,并不敢动朕,至多将朕一直软禁着坐实‘出家’之名而已。但各地的宗室并不会坐视朕长久的消失于人前,总会有人来京中打听消息……”

  他终于写好了手中的东西,不等墨迹干涸就将刚刚取出的印鉴盖在了那张布帛上,匆匆卷起交给了傅歧。

  “我知你文武双全,又交游广阔,定然有办法出城。裴山此时还没暴露行踪,可以借着御史查案的身份带着诏书和虎符出城,去各州调兵勤王,而你身为傅翙之子,又有了闯寺之举,必然要受到追杀的。”

  萧衍指引道:“现在梁国是不能待了,你拿着这枚虎符从钟离出关,去魏国找马文才和陈庆之,将这个交给他们,他们会明白怎么做!”

  傅歧根本来不及看那是什么东西,只咬牙点头,将半枚虎符和萧衍给的布帛塞入怀中妥善放好。

  “陛下,还是跟我们走吧,我们先找个地方将您藏起来!”

  外面已经有豪侠在喊“撑不住”了,梁山伯还是不死心,想要劝萧衍和他们一起走。

  “一旦我们离开,那条小路就暴露出去了,以后再没有人能够救您出去!”

  “我是一国之君,坐拥雄师百万,富有天下万民,岂能仓惶逃离!”

  萧衍当机立断,推了他们出去。

  “你们先走,朕出去为你们拖延片刻!待你们班师回朝,朕才可以堂堂正正的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