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章 桃色话题(2 / 2)


于是,高三理(四)班程铮和苏韵锦之间的情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之中蔓延,这成了高考前他们这一届最后一个轰动的桃色话题。这个话题的男主角知名度远高于女方,更多的人好奇的是苏韵锦到底是何许人也。然而不管暗地里的传言多么来势汹汹,两个当事人却都是无动于衷的样子,连辩解都没有。程铮自然是每天该干吗就干吗,谁若提起,他就摆出一副干卿底事的表情。向来低调沉默的苏韵锦依旧悄然来去,对教室里、走廊外那些指指点点和身后的窃语置若罔闻。

沉不住气的人倒是老孙。他大概是也听到了那些议论,虽然他年纪轻,教学方式一向开明,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但只要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没有不对班上学生早恋表示忌讳的,何况是在这种高考前的关键时刻。

一天晚自习,程铮看见苏韵锦被老孙单独叫出教室去谈话,心里不由得一沉。周子翼还在火上浇油,小声说:“你们惨了,肯定是因为那事!”程铮一阵不自在,他并不怕老孙找他麻烦,只是苏韵锦一向面皮极薄,为这种事被老师找去,可想而知会难堪成什么样子。果然,十来分钟后,苏韵锦面色惨淡地走回教室,程铮明白这都是被自己之前太过明目张胆的举动所连累,不由得有些懊悔,唯恐她因此又讨厌了他。

“等着吧,快轮到你了。”周子翼的乌鸦嘴就没有停过。

果然,苏韵锦回到座位不到一分钟,程铮也被老孙点名叫了出去。老孙领着他走到过道的尽头,一站定,程铮双手就插进了校服裤袋里,做好了被批斗的心理准备,静静等待老孙的开场白。

老孙看他这副样子气不打一处来。真是恨铁不成钢啊!他之前是程铮的任课老师,后来成了班主任,高中三年看着程铮走过来。明明是个好苗子,人聪明,又肯用功,成绩稳定,自我约束能力也不错,完全是个不用操心的尖子生,各方面都挺给他长脸的,怎么偏偏在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晚节不保”了呢?

老孙清了清嗓子,找到了他的开场白,“你自己说,最近关于你和班上女同学苏韵锦早恋的传言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的话……”

“是真的。”程铮打断他,眼神坦然。

“你……”老孙气结,颤着一根手指指向面前这个高过自己半个头的学生,“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我喜欢她。如果你是问我为什么喜欢她,那我不知道。老师你知不知道?”

老孙强迫自己深呼吸,“你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是,我一直认为这个问题很严重!”程铮正色道。

“你还好意思说,学校是禁止中学生恋爱的,早恋会影响你的成绩和前途你懂不懂?”

“我的成绩、前途和这件事没关系。我名次下降了?没有吧,苏韵锦也没有。”

这个倒是事实,最近几次模拟考,苏韵锦成绩明显有了进步,最好的时候可以进入二十名左右,但这都不是早恋的借口。老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怎么说你们这样做都是不对的。”

程铮低头想了想:“孙老师,我实话跟你说了吧,就算不对,也都怪我,跟她没关系。”

“程铮啊程铮,以你的条件,上了大学后要什么样的没有,何苦急于一时?”老孙恨其不争。

程铮沉默,老孙继续说道:“我也是你们这个年纪过来的,小孩子,一时冲动迷惑是很正常的……”

“可是我迷惑了,她一直是清醒的,这正不正常?”

“你是说,苏韵锦对你没那个意思?”老孙一愣,玩味地摸着自己的下巴,按道理说这不会吧。

“老师,你刚才和她谈过了,她有没有对你说过什么?”

“她什么都没说。”

“连否认都没有?”程铮眼睛一亮。

“否认……”老孙想了想,“这倒没有……”

“真的?”

老孙这下反应过来了,没好气道:“真你个头,搞什么!我是来和你讲早恋的危害性的,不是做爱情顾问!”

“说真的,孙老师,你也是过来人了,你觉得她怎么样?”程铮不知死活地问。

“谁?苏韵锦呀,乍一看不怎么起眼,仔细看还是挺清秀的……程铮,够了啊,你现在马上给我回教室!”

他果然快被这两个人搞疯了。按说老孙执教的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早恋的例子见过不少,被老师找出来谈话,有矢口否认的,有不打自招的,今晚这两个这样的却从来没有见过。

刚才苏韵锦被叫出来时,开始一切正常,老孙还没开口她就赤红着脸紧抿着嘴,完全一副愧对老师的模样,但是渐渐的他就觉出不对了,不管他怎样滔滔不绝、义正词严地对她摆事实、讲后果,她抿着的嘴没有松动过,从头到尾一字不吐,连表情都没有变,不承认也不否认,当然也没表示悔改。到最后老孙自己都觉得这台独角戏没法唱下去,再继续自说自话有些不正常,只得将她放回教室。换作眼前这个就更好了,有问有答的,可他已经彻底丧失了训话的热切。

程铮笑了笑,听话地往教室走,忽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停下来对一脸挫败的老孙说道:“老师,你就放心吧,高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流言这东西有时就是这样,你越想撇清,必定越描越黑;相反,若肯横下心去,说一声:“是真的又怎么样?”流言反倒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程铮和苏韵锦的事也是同解。好一阵沸沸扬扬过后,老师也出面了,但这两个人就是铁了心拒绝做出任何回应,似乎也断了接触,渐渐地,这件事也就不再被那么多人津津乐道地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