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62节(1 / 2)





  他表示这是王显鸿当时写的判语,那天他看了觉得不是很对,但又说不清到底是哪里不对。

  说完,文哥儿还目光熠熠地望向王恕,乌漆漆的眼睛忽闪忽闪:“要不您给讲讲!”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聊天秘技!

  文哥儿:康康对方喜欢什么,找对应话题和对方聊!就是你了,《大诰》!

  王显鸿:?聊天就聊天,你背我答案做什么?你礼貌吗!

  *

  更新!

  今天更新晚了,可能因为今天突然降温(开始找理由

  *

  注:

  1王家第三代没找到记载,瞎编个大众名字,不然老叫王家小子也不好

  2丘、王争执:参考沈德符《顾曲杂言》。

  “丘文庄淹博,本朝鲜俪。而行文拖沓,不为后学所式,至填词尤非当行。今五伦全备是其手笔,亦俚浅甚矣。初与王端毅同朝,王谓:讲学大儒不宜留心词曲,丘大恨之。”

  3还看到清朝编的《四库全书》批判丘濬年轻时一些偏激言论,不过那些偏激言论都没找到原文,基本只出现在别人的转述里。特意去翻了翻他后期著作关于相关人物的议论,三观估计都掰正了,史观相当端正相当正气凛然

  可见年轻人需要一点毒打(bushi

  第53章

  哪里不对?那肯定是哪都不对。

  要知道王显鸿当时就是看文哥儿还不怎么会写字只能在旁边干看着,特意憋出段判语来嘲笑文哥儿。

  就他肚子里那点墨水,憋出来的判语能看吗?通篇就是胡编乱凑,谬误百出要是文哥儿直接抄出来的话那肯定还能挑出几个错别字来。

  好在文哥儿现在觉得自己字不好看从来不肯在人前写字不然王显鸿会栽得更惨——你都十几岁了,怎么还连字都写不对?!

  不过现在也很惨了有些东西自己写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听别人念出来时感觉可太羞耻了。

  王显鸿此时此刻就有点怀疑人生: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为什么要承受这种事?我才十几岁,我还有大把的美事没享受够,难道今天就要被祖父打死在这里了吗?

  王显鸿目光幽幽地看向文哥儿只觉自己可能错怪李兆先了。

  李兆先不是自己不想出来玩儿,而是身不由己!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文哥儿先祸害了李兆先,李兆先才没法跟他们出门玩。李兆先见势不妙,特意把文哥儿带到顺天府学,来了个祸水东引——

  要不怎么解释李兆先突然把个三岁小子带到府学来?难道还是这小子自己想去府学玩不成?

  别开玩笑了哪有小孩子自个儿想到学校上课的?

  准是李兆先使的坏!

  嘶!

  好你个李兆先我把你当朋友你却做出这种可怕的事!

  当着外人的面王恕当然没有训斥孙子。他对上小孩儿熠熠发亮的眼睛没看见文哥儿有什么恶意,估摸着就是觉得这样好玩。

  王恕罕有地笑了笑。

  可惜他那阎王似的老脸即使笑起来也不算和善反而让他亲孙子王显鸿更加战战兢兢。

  王恕没骂人他只是把文哥儿复述的判语逐句分析了一下客观而又犀利地指出具体有哪些不对的地方。

  不愧是有过丰富地方经验的实干型官员王恕很懂得如何进行有效沟通,与个三岁小孩说话一个书袋都不掉,讲的全是大白话,任谁听了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狗屁!写的全是狗屁!

  偏他话里还没有一个字在骂人,你觉得难受只是因为你确实很垃圾罢了。

  王显鸿:“…………”

  为什么要他承受这种煎熬。

  李兆先,我和你势不两立!

  至于文哥儿,王显鸿念头已经彻底通达了。

  他从未见过这么恐怖的小孩儿,再给他十个脑袋,他都不会再跑去和文哥儿说“拧下脑袋给你当鞠球踢”。

  瞧瞧这家伙,才三岁就能和他小叔下棋下得旗鼓相当、能对好些天前的授课内容倒背如流,还特别会在长辈面前装乖卖巧!

  早知这小子这么可怕的话,他哪里会去招惹这小子?

  真是悔不当初。

  文哥儿哪里知道王显鸿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他起了话头便与王恕聊了起来,聊天内容大多与他这几天偷偷读的《大诰》有关。

  王恕早年就是大理寺出身,这两年又掌管着朝廷人事任免,对于《大诰》里头那些警示意味极强的案例自然倒背如流。

  他耐心解答了文哥儿好些个问题,见孙儿在旁听得一脸茫然,才以身体乏了为由打发他们自个儿玩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