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章(1 / 2)





  作者有话要说:记忆中的过年除了春晚就是空无人烟的大街和到哪都响起的麻将声,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

  这是今天的更新

  ☆、42缘分

  张家是外来户,在这里没什么亲朋故旧,田兰和继母他们又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所以整个年婆媳俩几乎是在润叶家度过的。

  闲来无事,田兰和润叶天天猫在窑里捣鼓那件衣裳,终于在正月十五之前把衣服完工了。放在现在那也就是一件普通的职业套装,可倒退三十年,在这个衣服都异常肥大看不出身材、裤子拉链从侧边开的年代,这种裁剪贴身、展示女性曲线美的衣服很是让润叶惊喜。

  衣服一做好,润叶就情不自禁的往身上套,不顾寒风,穿着春装就跑过去给她娘和嫂子显摆。咖啡色的套装,里头是白色的衬衫,配上润叶白皙的皮肤、殷红的唇瓣、飘逸的长发,端的是那样标志。

  润叶娘看见她那身打扮,初时很惊艳,而后却板起脸:“大姑娘家的,哪能穿这种不正经的衣裳,这腰掐的这么细,屁股绷得这么紧,怎么能穿得出去,快,快脱下来。”

  说着话,润叶娘就上手要把女儿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润叶不肯,不停闪躲。拉扯间润叶娘发现裤子的拉链竟然是开在前面的,更认为这衣服不好,死活让润叶脱下来。张桂香一边帮婆婆数落润叶,一边冲小姑子使眼色,润叶在嫂子的掩护下跑了回来。

  田兰正在收拾那些针头线脑的零碎,瞧着润叶气呼呼的跑回来,忙问:“这是怎么了?”

  润叶把刚才发生的事讲给田兰听,田兰听后惊讶的说不出话,这裹得严严实实啥都不露的,还叫不是正经人穿的衣裳?

  还没等田兰发表意见,姐姐就进来了,“兰子你也真是的,怎么能给润叶做这样的衣裳······”

  润叶是小姑子,姐姐不好随便说,只能“啪啪啪”的把火力集中在田兰身上。田兰知道自己是替人受过,只得忍着,润叶看田兰替她挨批评,心里也不好受。姐姐说了一会儿,就出去了,田兰瞧姐姐那样,估计她也是喜欢这件衣服的,女人哪有不爱俏的。

  姐姐走了以后,她反而拉着润叶咬起耳朵,没过多久窑里就传来两个姑娘吃吃的笑声。

  过完元宵节,砖厂、醋厂和饭店都正式开工,家里人又开始忙碌起来,润叶娘观察了一段时间,看润叶再也没有把那件衣服拿出来,以为她听了自己的话,就把心放了下来。谁知道过了一阵子,趁大家把这事忘到脑后,润叶竟然偷偷的把衣服穿到学校去了。

  “我们张老师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可漂亮了。”润叶的新衣服先是被班上的孩子告诉各自家里的姐姐、妈妈,没几天全公社的人差不多都知道,张有堂家的闺女穿了一身时髦衣服,跟天仙似得。

  润叶每天上下班走在老街上,总是有人互相悄悄地说:“这就是张有堂家的女儿,她那衣服你瞧仔细了,回头找裁缝做去。”

  学校里相熟的老师,甚至还问她衣服是在哪做的,为了不给田兰添麻烦,她推说是请人从上海带回来的。上海啊,那么高级的地方,这下子润叶的那身衣服更加风靡。

  后来润叶一直认为,她之所以会放弃教师的铁饭碗改行做服装生意,就是源于那件衣服给她带来的属于女性的满足与虚荣。

  当然,这个时候的润叶还无法了解未来,就像她不知道那个再次出现在店里的“战友”会成为她日后的丈夫一样。

  自从那天田兰对他的煎饼提出改进意见,许向前就按照田兰的方法改良了他的煎饼,别的他做的都很好,就是那酱他始终熬不好,想了半天,他最终决定找田兰来请教。

  许向前拎着礼物站到饭店门口,像上次一样,还是润叶第一个看到了他。

  “哎,你又来啦。”润叶看许向前拎着包,以为是张家栋又托他送东西回来“这是柱子哥托你送来的吧,你快进来坐,我叫兰子去。”

  润叶知道张家栋的这个战友打仗伤了腿,主动拎过包,把他安顿到一张空桌子坐下,“这两天醋厂的事特别忙,田兰天天都在那边,你先坐着歇会,一会儿到该做饭的时候,她就回来了。”

  润叶给许向前拿了零嘴倒了茶,怕他一个人坐在那不自在,也在边上坐着陪他聊天。没想到聊着聊着,居然发现两人是同一所中学毕业的,只是向前比润叶高了三届,润叶入学的时候,向前正好毕业去参军。

  “那个老师,大家都叫他胡萝卜的那个,知道为什么外号叫胡萝卜吗?”向前问润叶,瞧润叶摇头说不知,他解释道“以前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总喜欢跟我们说三年自然灾害那会多穷多穷,饿死多少人,可他始终埋头苦读。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有一回他边说这话边从口袋里掏粉笔,准备写在黑板上,结果一掏掏出了一根胡萝卜。当时全班同学集体接了一句‘书中自有胡萝卜’。”

  “啊,他就是这样被叫‘胡萝卜’的啊!”润叶惊讶。

  田兰从醋厂赶回饭店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两个人相互挨着,聊中学趣事的情景。

  她假装咳嗽一声,润叶回过神,瞧见是田兰,“兰子,你回来啦,柱子哥的战友又来帮他送东西了,你们聊,我去厨房里头帮忙。”

  润叶飞一阵的钻进厨房,脸红彤彤的。

  田兰看了看润叶的背影,转头示意站起来的许向前,有话坐着说。

  “嫂子,刚才润叶姑娘说错了,我不是帮张连长送东西回来的,我是自己有点事请教您,所以才过来的。”许向前顿了顿“我现在照着您上次说的法子做煎饼,确实比以前好吃,生意也比以前好,可就是那酱我怎么都熬不好,我想请您指点一下,这酱该怎么熬。”

  上次在县城碰上许向前,田兰纯粹是职业病发作,随口那么一说,回来之后她就后悔了。人家好歹是部队转业的伤残军人,地方上肯定安排工作了,他可能就是想起部队里的日子,所以出来搭个摊卖煎饼。她倒好,好为人师的,跑到那给人瞎指挥一通。

  可今天听着许向前这话,倒好像是把卖煎饼当成职业了,这不禁让田兰疑惑:“你从部队回来,地方上没给你安排工作吗?”

  自从卖煎饼以来,问他类似问题的熟人很多,许向前驾轻就熟的再次解释:“早就安排了,可嫂子也知道,我在战场上伤了一条腿,地方上给我安排的工作不是看大门就是管档案之类的,我这人闲不住,那些事我干不下去,干脆就自己出来摆摊谋生计。”

  田兰听了许向前的解释先是惊讶,而后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多的话不说,她很热情的招待了许向前一顿饭,饭后又手把手的教他熬了一锅酱,给他带走,走的时候还把制作方法详细的写在纸条上。

  作者有话要说:“书中自有胡萝卜”这件事是真的,是我老爸当年读高中时的故事。

  ☆、43易主

  柱子娘一直有冬天咳嗽的老毛病,可不知怎么的今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她还依旧在咳嗽。去公社卫生院开了一些药,搞不明白到底是药起了作用,还是天气更暖和了,反正到了七月,她渐渐地好了。

  醋厂的生意越来越好,除了原西,周边的一些县市也有人来买醋,田兰一个人醋厂、饭店的两头忙实在有些吃不消,终于田兰病倒了,在家里躺了五六天。如今砖厂的生意也不错,饭店反而成了家里最累又最不挣钱的营生,等田兰病好了,两家人坐在一起一合计,决定干脆把饭店顶出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