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为祖国做状元[快穿]第35节(1 / 2)





  瞿麦跟着他们走了,方云期就要下乡,那小院不能空着,没人住肯定不行。刚好酒馆的会计卢芬要结婚,拖了大半年了结不成,就因为两家的住房紧张,小两口没地方住,想租房子吧,贵的租不起,便宜的离得又远,还脏乱,来回的车钱加上更贵。正好,把小院子的门房给他们住,一个月收上两块钱,算是租金,他们小两口住着刚好,将来就是有了孩子,也不挤。

  瞿麦带得行李不多,就一床背子和两身换洗的衣服,身上的棉衣都是在家这几天向末现给做的,中原这边冬天没东北那么冷,一般人家是穿不起厚棉袄的,能蓄上两层棉花都是好的。就这么点儿东西。再就是龙师父留给他的钱和医书,钱这孩子就把零头的三十多块钱带在身上了。整数的五百让向末帮他存着。他自己没在身上带。再就是医书,方逐溪那一套是原版的,留在家里的书房呢。瞿麦的一套是龙师父誊抄的,上面还有他老人家的心得体会,很有纪念意义,瞿麦舍不得放家里。那就带着吧。足足两大袋子,方逐溪背大的,他背小的。

  向末也没空手,方妈又给张罗了不少布、大枣、还有阿胶,老两口出去半晚上,又给拿回来一根上五十年的老山参。还怕这些东西那么拿着不安全,又给想法子买了半袋子花生米,把阿胶和山参都放在花生米里面藏着。四五十斤的东西呢,她也不轻松。

  就这,还是她好说歹说方妈才停手,要是按老爷子和方爸那意思,恨不能给他们拉一火车皮回去。得亏这是管得严,还啥都要票,买点东西不容易,要不然,他们是真敢这么干。向末一个劲的说,等以后,来送粮的时候,再让人捎,更方便,才算是把方妈劝住了。

  实际那老山参,别处是真的珍贵,在向家,还真不是难得的。三嫂的爹老夏,整坐山的山珍都在人家心里呢,别说五十年的,五百年的人家也知道哪能找到。深山老林子里,也就他那种段位的才进得去。便是老人的心意,要推大发了,他们还不高兴。能咋办,拿着吧。

  另个,方逐溪在家这七天,也不是干待着。方爸这不是在拖拉机厂上班嘛,农场最缺的是啥?拖拉机啊。有多少要多少都成的。但是拖拉机厂也有任务,卖到哪都是有定额,不是你想买就能走。中原机械厂的东西又是全国有名,各处都抢,不好买的。

  但你要是有人有关系,就另说了。一年几万台的产量,多产出来十辆八辆的,难度大吗?看咋说呗。你要给人家送一车皮粮食来,再问问,难吗?那必须是不难的。还有,那新车型,是不是得试验?你出一辆是试验,出五辆十辆,是不是试验?还有零件,比车好弄吧?机械厂也不只是拖拉机场一个厂,还有别的机械呢。粉碎机,压缩机,砖机,电磨,什么没有啊。这会的工厂可没分得那么细,都是一个大厂,几十万工人,十项全能,什么都产。方爸那是技术含量越高的厂子他越能说上话。带着方逐溪跑了一个遍,方逐溪别的不敢答应,弄粮食这个,他是真敢答应,农场别的没有,粮食还能没有?

  “你说,人家那厂领导,知道不知道咱爸是装不会呀?”坐在火车上无聊,两人就聊天。去京城的路上还不敢说太秘密的,从京城回县城,运气不错,赶上了一个卧铺车厢,列车长和列车员都跟向爷熟得很,向末再给拿了几斤大枣几斤花生米,人家就再往车厢里带人。瞿麦爬到上铺去睡了。他们两口子坐在下铺,连看车外的风景边聊。

  方逐溪就笑,“你当人家傻呀。能当领导的,就没有笨的。咱爸借着人家进了厂,人家也通过咱爸搭上了别的关系呀。现在省里的一二把手,见了咱妈,都得叫一句老领导的。”方妈是中原省出去的,走的时候是带着一批乡亲组成的队伍一起走的,后来打仗,辗转了大半个国家,黄河以前长江以北,她的队伍没去的地方少,只要合作过的,碰过面的,那就都算战友。还因为性别的优势,她队伍里有个娘子军,专做敌后侦查,立下过大功。那些娘子军,解放以后,是最抢手的结婚对象,嫁得多数都是领导干部。她们背后的关系,那可深了去。

  行吧,这世上果然笨人少。

  “互惠互利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长久的。”

  这话没毛病,总是一方帮衬着另一方,不是长久之计。

  就像是向家几兄妹,向末跟几个嫂子的关系都特别好,方妈常年待在家里给她哄孩子,几个嫂子都没意见。人好是一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向末两口子平时,吃的用的都没少给各家送,给几个孩子的衣服,更是一年两身,连着姻亲,也都照顾到了。向末是公销社出来的,有啥不好买的,她能帮着买,还有谁家人有个头疼脑热的,方逐溪就是最有用的。互相帮衬着,兄妹间的关系才会这么好,老人也高兴。

  在家待了七天,路上折腾了八天,回到家,就半个月过去。

  “哎哟,妈妈的心肝肉儿啊,快让妈妈亲亲。”半岁的闹闹小朋友会爬了,二哥回来之后,老太太带着他回村子住了。向末跟方逐溪回到家东西一放就回村接孩子,向末见到在炕上爬得很欢腾的臭小子,两步就扑上去了,把孩子抱起来就啃。

  “啊啊啊啊……”闹闹没哭,他认不出来妈妈了,但是觉得熟,知道是熟人,也记得妈妈这个称呼,被抱起来的时候,就没闹腾,被亲了几口就烦了,伸着小手推他妈的脸,啊啊啊的表示他的抗议。

  “小没良心的……”孩子在怀里跟扭麻花似的闹,向末抱不住,到底把他放下了,人家噌噌噌的就跑到炕里面找哥哥姐姐玩去了。在京城转车的时候,两口子带着瞿麦去逛商店,给买了铁皮青蛙,还有皮球,孩子们没见过,向前和向红会玩儿了,闹闹爬来爬去的跟着捣乱,玩儿得可高兴呢,哪有心思应付爹妈。

  向末气得骂,她想人家想得茶不思饭不想的,人家可没想她呢。

  老太太就瞪她,“不许这么说我们,你们把孩子扔下就走,怎么不说呢!”转头就问姑爷,“家里老人都好?怎么没多待几天呢?难得回去一趟的。”

  “老人都好着,让我给你跟我爹带好呢。本来想再待几天的,临时有事回来的。您闺女也想孩子了。”

  老太太就不问了,工作上的事儿,她向来不打听,说给她听的她就听着,不说的,从来不问。

  “嫂子,这个阿胶和枣是我孩子姥姥姥爷准备的,你拿着。”向末把枣和阿胶分了四份,三个嫂子一人一份。

  大嫂也不跟她客气,笑着收下,给老人的东西,她从来不客气的。人家总想着她爹妈,她就更得对公婆好。

  “我家老头老太太来年也得去场里住了,栓柱媳妇快生了,他们去给哄孩子。我爹说在家看家种地,两口子死活不让。工分不要了,把自留地跟邻居家种了。”大嫂就说她家里的事儿,她弟弟早让向大哥安排进农场当工人了。她弟媳妇就是农场的子弟,爹妈是最早招工的工人。老两口虽然天聋地哑,但是身体不错,年纪也不大,之前几年都是自己在老家守着老房子过。还把地种了。儿子让搬去农场跟他们一起住,死活不听。老人都那样儿,能干动的时候就觉得挣一点是一点。这是让大孙子给请去了。

  大嫂这是高兴,才忍不住的跟向末唠叨。儿女孝顺,总是老人的运道,好儿不用多,人家老两口就一个儿子,得力就行。

  “你看老高家,七个儿子,没人愿意养老人,那才遭心呢……”

  又说村里的闲事。

  “哪里有哪里的难处,这城里的人,住房紧张,年轻的得跟着老人住,还惦记着老人的工资被贴着,不养老人的倒是不多。咱这农村呢,地方有得是,房子自己就能建,到是一个个的奔着自己自在,不养老人了。可见这能不能过得好,还得看人。”

  向末也跟家里说这次出门的见闻呢。说瞿麦这孩子的来历,说龙师父那小院子的安排,又发散到了城里住房难,再说到养老问题。

  “我想着开春把我们那房子往东再接一间,后墙开个门,再盖上一趟厦房,存放个东西也方便。”

  方逐溪跟向大哥商量粮食的事儿,又说盖房子。零散的收些杂粮山货什么的,总得有个放的地方,他们家还能有个研究饲料和化肥的由头,东西多也不引人注意。

  粮食的事儿向大哥一口就答应了。村里的存粮,往年都卖到黑市上去了,卖不上价,还得让中间商扒皮。还不是总能卖出去,得有买主了,再去卖。这要是直接能送走去酒厂,那感情好了。

  运输上也不是问题,有钱和粮开路,把火车站安排明白,在运粮的火车上给多加一两节车厢,神不知鬼不觉的。到了地方,方妈找人接就成的。

  向大哥心里算计着产量,“今年全村都上你那化肥,我估摸着产量能上两成,再加上自留地产的,自己开荒地的产量,一年能弄出来二十万斤来。”

  前一年,几兄弟的菜园子里后追的肥,产量都能高了两成。若是刚种地的时候施一次肥,中间再追一次,产量能增加三成。这是菜园子的产量,大地里,效果能差一点,保守了说也能有两成的。

  向大哥还有更狠的,开化之前,他把村里各家的当家人招集到一起,跟大家说了,今年的地,不集体一起种了,跟农场学习,化责任区,农场是一组负责一片,有小组长带头,小组长多挣半个人的工资。村里没有小组长,按户分,一家负责一片,按国家交公粮的任务平分。到秋收的时候,不够的,自己家拿粮食补。多余的,都是你自己的。向末一听,这不就是承包责制制吗?她这么一说,向大哥可不认。人家说了,这是化分责任区,方便管理的,谁干好谁没干好,一眼就看出来了,方便年底的时候评先进……

  行吧,你这么说,就这么是呗。

  第48章 山村一枝花9  任务又重了……

  老太太没跟着两口子回家, 让他们两口子把孩子带回去了,没开春呢,他们都不忙, 能换着在家带孩子。她要在家住一段, 歇歇。还有就是,向老爹一个人在家, 大嫂能帮着拆洗被褥洗个外衣啥的,可这贴身的,再细致点儿的活儿, 到底是不方便。

  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的回到家, 一看,这这么小半天的功夫,瞿麦把家里家外都给打扫了一遍。院子里的雪扫得干干净净的,屋子里家具明显是擦了一遍, 柴禾也都抱回来了,炕都烧热了,一进屋就暖和得很。

  “不用你干这些个,我们带你来, 可不是让你干活儿的。”把向末给看得,心里老不得劲儿了。十来岁的孩子, 能这么懂事,那是他没有娇惯的环境。

  瞿麦就有些不知所措, 向末又赶紧安抚,“你这么大的孩子, 该去学校上学,好好学习的。家里的活儿,不是不让你干, 我跟你哥忙不过来的时候,你得帮忙呢。还有啊,看见炕上那只小猪没?只要睁开眼睛就到处爬,你得嫂子看着点儿,别让他掉地下摔着,行吗?”

  不给他找点事情做,孩子就没有归属感,会让他觉得自己是客人。

  这不是,她这么一说,瞿麦的眼神就亮了,声音响亮的回答了一个“好”。

  “晚上吃油渣炒白菜片,行不行?”中午瞿麦一个人在家吃的向末到公销社买回来的炉果。看那袋子里,也就少了那么三五块的,哪能吃饱呢。

  “行。”方逐溪应着,就开始收始带回来的书。瞿麦打扫了卫生,但没动行李。这会儿,小猪还没醒呢,他就帮着他哥收拾,拿着书,分门别类的往写字台上的书架放。

  方逐溪的木工手艺越发的好,家里现在满满当当的,都是他的手工。写字台、组合柜、大衣柜,沙发、床,鞋柜,什么都不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