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7章 心上血洞

第187章 心上血洞

当苏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帐篷区,看到老孙和老杨正用自制的担架抬了一具遗体回来,他们已经累得脱了力,但仍旧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只要还有一个人被埋着,就要把他/她找到!苏悯走过去,帮死者盖上头脸,这是个头发银白的老太,神色十分安详。

“小苏,你去睡一会儿吧,我看你这个样子,好像随时要倒下去。”老孙拍拍苏悯的肩膀,“你放心,我们俩一定会把你好好地带回家。”

好久没有落泪的苏悯,再次泪如雨下,她伏在老孙宽厚的肩膀上,放声大哭。哭了一阵,老孙用疲惫不堪的声音说:“出个差出成这样,我们回去得找台里要精神损失费!”他把装着数码摄像机的黑色小包递给苏悯,“帮我拿好了,我们去去就来。”之后,他和老杨又消失在夜色里。

苏悯沿着遗体之间留出的小路慢慢走着,换做以前的她,恐怕早就吓死了,但这短短的十个小时,已经令她彻底蜕变,死者已经吓不倒她。她终于明白,苟延残喘地活比痛痛快快地死更艰难,有质量地活着,需要勇气,也需要运气。

那位被李运富偷过西红柿的老伯,胸部以下都被房梁和屋顶压住,他凄厉的惨叫至今仍旧在苏悯的脑海回荡。人们试图把房梁抬开,但每一次尝试都令老伯撕心裂肺地疼,后来,他干脆苦苦哀求:“求求你们,用石头砸死我,你们救我出来,我也活不了,行行好,让我死吧!”即使是为了减轻他的痛苦,也没有人能够下得了手,谁愿意背负上杀人的罪名?最终,老伯熬过了这辈子最漫长的三个小时,在受到凌迟般的折磨之后,终于流干了血、撒手人寰……

走过许多只有过一面之缘的村民,此刻他们都已经长眠,苏悯终于找到了张巧巧,她坐在巧巧的头畔,撩开蓝粉相间的塑料编织袋,拿出湿巾,轻轻为巧巧擦拭脸上的血迹。用掉两张湿巾,巧巧的小脸终于干净了,这个天灵盖破裂的女孩,仍旧有着一张好看而完整的脸,她的睫毛那么长,琼鼻那么挺,紧闭的嘴角带着一丝倔强。

巧巧的身边,躺着她的爷爷、奶奶和不满三岁的弟弟,小男孩的身躯是那么瘦小,苏悯只看了一眼,就是一阵锥心的痛楚。她拿出了最后一条纸巾,开始为小男孩擦脸,他和姐姐长得很像,若是能平平安安长大,肯定会令不少女孩为他着迷……

地震发生的时候,巧巧在学校里上课,她的三个亲人都在家里午睡,剧烈的摇晃中,爷爷醒过来了,刚想抱起孙子,可是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他所能做的,只是用自己的身躯护住老伴和孙子的脑袋……

苏悯和巧巧不过才认识了不到十天,就已经没有办法承受这样的失去,难以想像,当巧巧在成都餐馆里打工的父母回到家中,发现他们珍视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到底会怎么样?苏悯的心里闪过了《人质》的歌词,“在我心上用力地开一枪,让一切归零在这声巨响”。这一刻,她才真正知道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这心上的血洞,一辈子都无法填满。

以前,苏悯常听人说,孩子是从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苏悯和妈妈的关系很好,明白那种血浓于水的母女亲情。现在,当她自己也怀上了孩子,她对于这一层羁绊才有了更深的体悟。她觉得自己更加坚强、勇敢了,就算是让她去为肚子里的小家伙挡子弹,她也会毫不犹豫。此时此刻,联想到巧巧妈妈即将面对的巨痛,苏悯感同身受,心如刀割。

泪珠滴滴滚翻,苏悯突然觉得周身寒冷,她从身侧的小包里掏出录像机,开机后,打开了回放键。最新的一段视频,是昨天下午的体育课,苏悯努力在小小的屏幕上搜索着巧巧,她小小的身影终于被捕捉到了,她荡在队尾,抓着前面一个女孩的衣襟,拼命地奔跑着,警觉地躲闪着,可是李运富明显要狡黠多了,他一次出其不意地变向,就晃开了“鸡妈妈”老杨,令巧巧完全暴露在“老鹰”的利爪之下,她努力想要逃脱魔掌,却不小心失去了平衡,跌倒在地……这次跌倒,令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倒数第二段视频,是昨天早晨的音乐课,巧巧唱《蜗牛》的样子,专注而动人,看得出拍片的老孙是多么喜欢这小丫头,镜头围着她转来转去,透着沉醉。孩子们曾经是一群渴望一点一点向上爬的小蜗牛,而今,在人生的跑道上没跑多久,巧巧已经摔碎了她的壳。那些活下来的小蜗牛们,许多也失去了至爱亲人,一夜长大,究竟会伴随着多少疼痛和彻悟?

录像机还剩一半的电,苏悯关了机。她帮巧巧盖上了脸,站起身来,离开这片寂静之地……

一波撕裂的嚎哭,把苏悯从睡梦中惊醒,她连滚带爬出了帐篷,发现天已经大亮,不少学生都在陈尸的操场上找到了亲人的遗体,他们只能用眼泪来做这最后的道别。

老杨和老孙靠在一棵大树上,歪着头睡着了。这一夜,男人们尽了全力,挖掘了每一处可能有生还机会的废墟,但收获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绝望。现在,只剩十六个人还没有被找到。

一大清早,村里的女人们开始搭灶做饭,男人们开始清理出村路上的石头,直觉告诉他们,要想办法和外面取得联系,不能只是消极等待。一锅锅的馒头很快蒸了出来,苏悯给每个孩子分发了一个,和食物相比,他们更缺的是净水,村里的水源几乎都被地震和泥石流污染了,井里打上来的水,即使在用纱网滤过两三遍之后,颜色仍旧很深,不敢给孩子们喝。

村里小卖部库存的瓶装水,几乎都被砖石砸毁了,最终抢救出来的凑足了十二箱,于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村委会下了命令,每个大人一瓶水支撑三天,孩子的水由苏悯和另一位女老师统一管理,苏悯在每一瓶水上都写好了学生的名字。

人们相信,三天之内,总归会有军队来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