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香奁琳琅第56节(1 / 2)





  午盏看了张太美一眼,“先前不是说了好些吗……”

  张太美一咂嘴,“话要是能说完,那人和人就不必再相见了。你呀,没开窍,如今你家小娘子身上可没婚约了,你不愁你家小娘子的姻缘,我还替我们家公子着急呢。”三言两语把她送上了马车,扬手在马屁股上痛快抽打一下,喝了声“驾”!那马发足奔起来,驾马的小厮忙牵定缰绳,才勉强控制住方向。

  摇摇头,张太美唏嘘:“近身伺候的,怎么都像缺根筋似的。”说着伸手拦住了正欲追出门的七斗,“你别跟着了,再这么跟下去,公子该打光棍了。”

  七斗心下自然是有几分明白的,但还是不大服气张太美自作聪明,插着腰调侃他:“知道为什么公子不派你近身伺候吗?因为像你这么会钻营的,会把家主调唆坏。”

  张太美“嘿”了声,一脚揣在七斗小腿上,待要再捶他,那小子一溜烟地跑进院里了。

  搓了搓拳头,张太美回身看,看公子与易小娘子肩并着肩走向打瓦尼寺东墙根儿,身影逐渐没入了黑夜里。

  寺庙晚间要做晚课,空气里盘桓着一股浓郁的檀香气,惠和坊和界身南巷两端都点着灯笼,唯独这一段距离没有光,只靠天上的月。

  今晚的月亮,比昨夜更圆更亮,这坊院间的小径浸泡在一片幽蓝里,看不清彼此的面目,只知道人就在身边,好像也有蜜糖漫上身来。

  走一程,两下里无话,对于李宣凛来说,这样独处的时光是偷来的,很好很安然。

  明妆不似他深沉,索性开口问他:“李判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不去陕州了,往后就在上京扎根了吧?”

  其实她想问他对于婚姻的安排,他今年二十五,再蹉跎上两年,怕是要求菩萨保佑老来得子了。可她又不敢太直接,也无法从那纹丝不乱的表象下窥出他的内心来,只好小心翼翼打探。可惜他太过中规中矩,答案当然也与她期待的相去甚远。

  他一本正经道:“官家将京畿道的军务全交给我,这京畿内外有二十二处兵营,一处处整顿下来很费时间,想来留在城里的时日也不多。”

  明妆哦了声,“那是因为没有成家,成了家就生根了。反正京畿道比起远赴安西强多了,至少不必长途跋涉,一来一往耗上几个月。”

  他随口应了声,负着手慢慢地踱,料她可能担心大将军坟茔日后无人祭拜,便道:“我打算过两日命人去潼关,把大将军的骸骨接回上京。邶国已经归降,大将军入土也满三年了,既然我要在上京任职,怕托付别人扫祭不诚心,还是把坟迁回来的好。人总要讲究落叶归根,安葬在上京,家里人也便于祭拜,小娘子觉得如何?”

  他面面俱到,许多她想到还未说出口的事,他已经先行安排了。

  明妆感激地望了他一眼,由衷道:“若没有李判,爹爹那头真不知如何是好。既然能接回来,我想让爹爹和阿娘合葬,也好完成阿娘的遗愿。”

  话说到这里,他忽地心念一动,试探着问她:“你说……大娘子可会后悔,这辈子嫁了个武将?”

  明妆道:“不会。阿娘与爹爹恩爱了一辈子,虽然一路沉浮,阿娘却从来没有怨怪过爹爹。”说罢转头问他,“李判迟迟没有定亲,就是担心这个吗?还是怕人家爹娘忌惮,舍不得将女儿托付给你?”

  第70章

  这一问正戳中他的心事, 细想之下终是叹了口气,自嘲道:“以前总说自己是武将,会连累人家姑娘整日提心吊胆,可我自己知道, 其实是因为胆怯, 害怕被人拒绝。小娘子,武将是可以成亲的, 对么?以前在安西, 要对抗关外不时扰攘的小国, 怕自己一个闪失有去无回, 所以我不敢想太多。现在官家命我留京,我不用再去陕州了,也不必像以前那样征战沙场,我可以为自己的将来筹谋筹谋了,是么?”

  他一口气把心里的顾忌说出来, 虽然还是模棱两可, 至少能够让她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明妆说当然, “武将征战有危险, 难道文官在朝就稳当吗?万一差事没有办好,惹得官家生气了, 贬官流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修行看个人,和从文还是从武没关系, 你看上京那些高门大户, 武将府邸还少吗?”

  他心里暗暗生出一丝向往来, “与仪王的婚事到此为止了, 小娘子日后若再说合亲事, 也不会忌惮对方是武将吗?”

  明妆心头蹦了下, 脸颊上热腾腾地灼烧起来,仿佛掩藏在冻土下的春苗就要冒出新芽了,很快便回答:“自然不会忌惮。我爹爹就是武将,我自小长在军营里,反倒更喜欢军中的快意恩仇,不喜欢上京文官那种文绉绉的拐弯抹角。”顿了顿,见他又沉默了,只好厚着脸皮佯装笑谈,“李判心里有合适的人选么?若是有,不妨告诉我,我回禀了外祖母,请外祖母裁度裁度。”

  然而这话怎么说出口,毛遂自荐,说是自己?恐怕袁老夫人会大皱其眉,唾弃他监守自盗。况且刚出了仪王谋反的事,自己是协助官家下套的人,到时被人议论公器私用还是其次,坏了般般的名声,袁老夫人也不会答应。

  心里的那团热火,在听见她不抵触武将的时候蓬勃燃烧起来,但往深处考虑,忽然又偃旗息鼓了,只得违心地敷衍:“军中倒是有不少才俊,出身名门的世家子弟一般先入控鹤司历练,待时机成熟时再入朝为官……我会替小娘子留意的。”

  明妆大失所望,失望过后便是无尽的唏嘘,自己原来那样可怜,要在他的控鹤司里找郎子了。送到他嘴边的话,他还是绕开了,想来他确实没有那个意思,自己还在耿耿于怀,也太自轻自贱了。

  放眼往前看,巷口灯火明亮,也许商妈妈她们又在门上候着她了。自己是长大了,开始存了小心思,自以为掩藏得很好,其实身边的人心知肚明。她忽然感到很羞愧,这阵子心神不宁,到底是在做什么!女孩子总是容易对亦师亦友的人产生仰慕,她想这应该是小小的一次晃神,等时间长一些,心里平静一些了,便不会再胡思乱想了。

  好吧,那就及时抽身吧……其实今早他从小巷里把她捡回来,那用力的一抱,还有马背上圈住她的姿势,一度让她怀疑,他也许真的有点喜欢她。但是现在,他打算在控鹤司里替她留意郎子,她难过之余觉得自己的一片真心被辜负了,往后再也不想与他过多来往,管他用不用女使,床榻是不是硬得像石头一样!

  终于行至巷口,她回身对他说:“李判就送到这里吧,免得被商妈妈她们看见,又要啰嗦。”说着故作轻松地调侃,“咱们这样真是奇怪得紧,有车不乘,摸着黑走了一路,人家晒太阳,咱们晒月亮,据说月亮晒黑了脸,就白不回来了。我想着,接下来你大约有很多事要忙,我也不便打搅你,李判若是有空便过府来坐坐,快要立夏了,瓦市上出了好些时令果子,锦娘会做各色裹食,等你想换胃口的时候,打发人知会一声,我让锦娘预先准备起来。”

  这样临别的话,忽然有了种要划清界限的意思,他惶然望着她,“小娘子……”

  明妆脸上含笑,眼里却荒芜起来,“你总是叫我小娘子,你已经不是爹爹的副将了,也不是当年借住在官衙里的少年军士,还是叫我的名字吧!李判知道我的闺名吗?易般般呀,我的闺名叫般般。”

  易般般,可是她对他来说,从来就不一般。

  他有时也恨自己,为什么明明已经难以自拔了,还要装出一副高风亮节。自己总在犹豫,但她一显得疏离,他心里的彷徨和不安就铺天盖地,然后更犹豫,更彷徨,更战战兢兢有口难言。

  那边易园门廊上,商妈妈和赵嬷嬷果真在,看见他们立在巷口,虽没有迎上来,人却站到了台阶上。

  明妆站住脚,朝他摆了摆手,“李判再会,我回去了。”

  转身一步步走向易园,其实她也盼着他能叫住她,再对她说些什么,可是没有。

  好难过……她吸了吸鼻子,起先还走得缓慢,但越距越远便没有了指望,索性快步跑起来。

  跑到门前时,商妈妈下来迎她,看她红着两眼,奇道:“小娘子怎么哭了?”

  明妆说没什么,“先前李判提起爹爹,说给爹爹迁坟来着……”低头擦了擦泪,没有再回头望一眼,快步迈进了门槛。

  回到房里,把身边伺候的人都遣了出去,睁着两眼发了大半夜的呆。果然少女心事荒诞不经,她不好意思说出来,难过便一个人难过吧。

  到了第 二日,日子好像又活了,一早袁老夫人就赶过来,抚胸直呼神天菩萨,“前日恰好你舅公过生日,我往幽州去了一趟,回来才得知出了这么大的事!还好你没事,否则可要急煞我了,你舅母来接你,你怎么不跟着家去?有长辈们在,也好照应你。”

  明妆接过煎雪奉来的茶,送到袁老夫人手边,“昨日干娘也来接我,可我哪儿都不想去,就推辞了。”说着在袁老夫人身边坐下,笑道,“外祖母瞧,我好好的,没有受到波及,外祖母就放心吧。”

  她还笑得出来,袁老夫人却要愁死了,抹着眼泪道:“本以为你结了这门亲事,在上京贵女里头说得响嘴,我也能向你爹娘交代了,可谁曾想,竟生出这样的祸端来!这仪王可是疯魔了吗,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当,非去造他父亲的反,这回可好,落得如此下场,害了自己不算,还连累了你。他一死倒罢了,你往后可怎么办?和这样的人定过亲,将来谁还敢来说合亲事?你好好的女孩儿,竟是要被耽误了,这仪王真真缺了大德!”

  明妆眼下大仇得报,心境平和得很,见外祖母义愤填膺,反倒来安抚她,“就当这是我的坎儿吧,过去了,往后就一帆风顺了。外祖母想,经过这件事后,来提亲的必定是真心待我的,只要门当户对,总错不了的。但要是没人来提亲,那就算了,我又不是养不活自己,非要找个男人来撑门庭。我就守着这园子,安心奉养两位小娘,日子也会过得很滋润,真的。”

  可袁老夫人听罢,非但没觉得安慰,心反而高高悬起来。年轻轻的孩子,言语间居然有种看破红尘的淡然,这么下去怕是要坏了,她别不是打算终身不嫁了吧!

  想到这里,忙携了她的手道:“好孩子,咱们不着急,自会遇见有缘人的。你能干,长得又漂亮,难道全上京的人眼睛都瞎了不成!现在仪王的事热乎着,难免引得人忌惮,等风头过去,还愁没人登门吗!你才十六岁,一年半载也等得,不说别人,就说广成侯的爱女,留到二十二岁才出阁,婚后不也夫妻恩爱,过得很好么。”

  明妆抿唇笑了笑,“外祖母不用劝我,我一点都不着急。其实我有件事一直没有同您说,事到如今也不用隐瞒了,我与仪王定亲,并不是因为互相爱慕,是各取所需。他想靠我拉拢庆国公,我想借助他入禁中,杀了弥光,给爹爹报仇。”眼见着袁老夫人愣住了,她知道自己吓着她了,忙撒娇式的搂上去,腻在外祖母怀里说,“我瞒着家里人,一则是怕外祖母和舅舅们担心,二则是怕你们阻拦我,我会失了斗志,就此放弃给爹爹报仇。现在好了,弥光死了,背后指使他的仪王也死了,这是最好的了局,不是么?”